如何挑選發電機
1. 前置作業:確定安裝條件
在選擇發電機組之前,需先評估擺放位置、空間大小及相關環境條件,以確保發電機組能夠穩定運行。
(1) 發電機組擺放位置
空間大小與需求成正比:機組的體積越大,所需擺放空間也越大。
擺放方向及位置:機組擺放的位置以及安裝路線是否正確和足夠,必要時需申請吊車協助定位機組。機組方向選擇會影響排煙、排風管路設計,並可能影響機電人員配置電纜相關工程的難易度。
散熱與通風條件:良好的通風能提升發電機運行效率,在某些情況下,機組置放空間是需要另外加裝強制排風、排煙以及強制進風功能,若無法確定可以詢問購買的發電機廠商。擺放環境也決定機組是否需要加裝外殼。
(2) 確認設備電壓與規格
電壓需求:台灣常見電壓為 110V / 220V / 380V / 440V,需確認設備使用規格。
功率 (KW):設備功率通常標示於機器上,可依需求計算總負載。
相數:依設備需求選擇 單相 或 三相(3P3W / 3P4W)。
頻率 (Hz):台灣主要為 50Hz 或 60Hz,應確認設備對頻率的需求。
2. 發電機類型選擇
(1) 開放型發電機
適合安裝於有建築物遮蔽物的環境,如機房或地下室。
無外箱體,噪音較大,但散熱效果較佳。
(2) 防音型發電機
加裝隔音箱體,降低噪音,適合住商混合或有噪音管制區域。
防音 ≠ 防雨,若安裝於室外仍需額外遮蔽物。
(3) 特殊需求發電機
防雨型發電機:適用於戶外環境。
具特殊控制系統:如遠端監控、自動切換功能等。
3. 發電機組容量計算
發電機組容量應依設備需求計算,並預留啟動電流餘裕。
(1) 設備總功率計算範例
假設設備用電需求如下:
2 台冷氣機(總計 6KW)
抽水馬達(3KW)
照明設備(1KW)
總需求功率:6KW + 3KW + 1KW = 10KW考慮瞬間啟動電流(假設 1.5 倍):10KW × 1.5 = 15KW
(2) 基礎計算公式
三相系統:√3*V*I*PF/1000
單相系統:V*I*PF/1000
符號說明:
V = 電壓
I = 電流
PF = 功率因素
√3 ≈ 1.732(適用於三相計算)
(3) 重要單位換算
冷氣功率換算: 3,968 BTU/h ≈ 1 Kcal/h,10,000 BTU/h ≈ 2.93KW
馬力換算:
1 HP ≈ 1.015 PS
1 HP ≈ 0.746 KW
發電機功率單位:1KW = 1,000W
4. 特殊功能需求
(1) 電源自動切換系統(A.T.S.)
現今大樓與工廠多採用電源自動切換系統 (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, A.T.S.)。
當台電停電時,A.T.S.會自動切換至發電機,確保電梯、消防系統等關鍵設備正常運作。
(2) 遠端監控系統
為確保機組狀態正常,建議每月至少啟動一次,每次運行 15 分鐘以上。
若發電機安裝於偏遠地區,可加裝網路監控系統,即時掌握運行狀況,確保停電時能正常啟動。